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打印
tT

“海归”回国创业发展篇:十大趋势及成功因素探讨zt

“海归”回国创业发展篇:十大趋势及成功因素探讨zt

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和中国机会凸显,“海归”回国创业与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为此,我总结了一些“海归”正愈来愈显示出一些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趋势。了解这些趋势与特点,对于“海归”自身发展和广大关心“海归”的社会各界了解“海归”群体都很有很积极的意义。) `% J1 {; N$ a* K# z6 w! q
5 c( S. h- f# @! E$ V

. K( z& V6 e2 c* u$ P& B  趋势一:“海归”大批回归高潮的到来
6 E, @8 d6 m2 n' b4 S6 p4 x4 M0 I# y( N
5 F/ X" C+ G: v% Y4 u

- \& \, O3 L4 x, D% i& [& A4 f  这些年,每年都有10万以上的中国人出国留学,同时去年也有超过四万人回国。随着中国经济和各方面环境的不断改善,加上中国与世界接轨加快和各种机会的增多,我预计“海归”回国将会保持更快的速度。这样,近些年出去的学子和改革开放初期所面临的环境有很大不同,一是现在来去自由,回国服务已不限于人的回归,可以人不回来“才”回来;二是国内,特别是国内沿海,和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小,三是国内的机会和经济政治环境又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些都是更能吸引留学人员回国的最重要的三大因素。我相信,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在经济起飞时大批留学人员回国的趋势是相同的。“海归”大批回国的高潮正在到来。
, {1 D& m6 w5 ?" o; T) K4 }- s1 e* x0 s* d5 C7 r) w1 l
1 l7 K% _7 S% C/ d  ?+ N! s
  趋势二:回国“创业”是今后“海归”回国发展的重点
& }8 R9 P8 c9 X# x3 B. x7 V) `: J2 W/ X" _  w4 G  P/ H5 U; v

8 q, n% i% T  A9 G  目前,留学回国人员大多集中在少数较发达的大城市。以前,留学回国人员,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居多,但最近几年,回国自行创办或合作创办企业的留学人员呈现上升趋势,超过了从事教学和科研的“海归”人员。. `+ U+ C5 Z% P' q, w
7 |8 `- m" {1 y" M2 H, a4 ]5 ]

/ [# }8 K* e/ G  p8 `( M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留学人员有相当部分是由单位公派出的,人员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校领域,回国也主要是集中在这些领域。但随着90年代后期出国留学已市场化,并受中国入世的影响,这一时期大量出国学习的是工商管理、经济、法律、金融、财务、电脑和其他科教领域。由于这部分人很多都没有原单位,有的甚至是一毕业就出国,因此,这些人的回国将没有原单位可回,而是会适应国内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及转型市场经济,大量地加入到回国创业和就业的各个领域中来,充实中国经济国际化的力量。留学人员自主回国创业并投身高新技术产业、经贸、金融、管理、中介服务等非传统教学科研领域,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增长的空间。这将是一个持续10年至20年的未来留学人员回国的发展重点。: l$ f- H2 z0 X
2 i% d" w, T5 m) T$ Q, |0 }
% n# Q9 u+ q; S# h  I2 @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庆祝欧美同学会成立90周年的大会上将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指出:“希望大家为国服务、建功立业。广大留学人员应思国家之需、展所学之才,努力在回国创业、回国服务中开创新事业。回国创业是我国留学人员的光荣传统,也是报效祖国的主要方式。”+ P  D! F  J- a9 ]3 c
& J4 l2 y2 ]; U! V/ ?1 c+ ^/ g  s3 @; M
1 D+ d  |5 [) m
  趋势三:“海归”由集中于个别大城市向珠三角、长三角、东三省和内地大面积的发展$ @$ H# t/ b) \  g$ f% m

  [. P/ B6 f. y$ R0 m' B& ]/ l+ ]! }
8 n3 U1 H+ |+ A9 {( A1 F/ l5 _1 O
  目前“海归”一大半集中在京沪穗地区,但是更多的机会将会是在珠三角、长三角、东三省和内地大中城市。“海归”这种区域流动的变化将会随着这些区域外向型的经济发展和与国际接轨的需求加大而进一步加强。/ w" I. A+ w; h" @

+ K- m8 D8 Y9 E/ v
+ ]! Z7 r% t5 J, T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的落实,“海归”在这些地区的成功创业机会也会越来越多。据悉,这两年回来的“海归”不少去了哈尔滨、南京、武汉、西安、成都等内陆城市,今后,这一趋势将会更加明显。如果政府的正确政策指导和鼓励能出台,再加媒体的宣传,这一趋势会进一步加快, “海归”在这些地区的成功创业机会也会越来越多。“海归”由集中于个别发达的大城市向全国化大面积的发展,也是中国推行全面发展所需要的。
; y- G* P: ?- n9 I2 \
3 S+ S! _7 u2 m! `1 O
! m# w! j) M* `" j
  “海归”需要上山下海。我认为解决“海待”问题,需要政府新的导向和新的政策的指引。“海归”现在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但是实际上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包括一些在沿海的城市,像温州、宁波、青岛、大连等二级沿海地方,以及西部、东北地方,因为有大量的民营企业在做国际贸易,缺乏大量的国际化人才,而且很多企业产品连翻译的英文资料都没有,更不用说与外商直接沟通和谈判了。所以我觉得,国家应该鼓励“海归”向这些地区流动。当年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我觉得,“海归”应该也有新时代的“上山下海”。上山就是去内地、去东北、去西部,下海就是去沿海地区二三级城市,到大量需要“海归”的民营和私营的外向型企业中去。
4 s; k( \2 O( H0 J# \' Y9 ^, s: g' a, P9 ^
9 H1 S, p5 F4 C+ ^& A4 }* {2 a
  前些年,香港少数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和机构,就开始悄悄地引进中国留学生了。有些“海归派”,现在已经成为香港企业开拓新产业的领军人物。但相对香港整体而言,他们还只是凤毛麟角,还没有形成“大气候”,远远不能满足香港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未来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这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随着中国内地的经济的迅速发展,新一轮人才争夺战拉开了帷幕。借鉴上海等地的经验、制订更切实的举措、吸引“海归派”来港创业,成为香港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的一项重要的新战术。因此,我们的珠三角、长三角、东三省和广大的内陆城市都应学习香港的经验。$ N/ |9 W$ P! @* s9 }) X

& r7 n0 |# z$ H4 @! W/ v2 H5 I0 b

6 h4 I# c: P; _# Y9 E  趋势四:“海归”从扎堆外企转向本土企业. C. U' R5 W% R. T
2 R- ?; a9 I, H! d
& [5 A1 _2 I: l$ J
  中国“海归”目前主要是集中在中国的几十万家三资和外资企业中,但可以预见,中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迅速崛起和国际化将会加快“海归”同这些企业的结合。“海归”在外资企业里扎堆成群的现象将会出现改变,中国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迅猛发展将为“海归”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海归” 引进先进的文化和生产力将有利于本土企业国际化。“海归”在国外学习多年,对许多发达国家的先进文化和生产力有切身体会和掌握,将使中国企业运作模式发生改变、观念更新、教育提高,将会使中国广大的本土企业插上在国际商海中搏击长空的翅膀。9 w/ a8 Q8 Y% t8 n( ~* x$ x% t

' y8 E' `3 ?$ G+ v& N3 C7 j3 Q3 X

$ X* P# r  A. o& e" ]  趋势五:“海归”回国从政人数增加,政府管理工作得到加强
: f! Y6 e$ C' Q* y& l1 z5 ~2 Q; @
: Z* J( r' v: d: k( Y4 ]2 v
  政府效率如何提高,机构如何精简,腐败如何避免,如何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这些都是世界各国政府所面临的普遍问题。“海归”群体在国外学习生活多年,亲身感受和体会了国外各级政府的运作与效率,如果将“海归”群体有志从政的人员吸纳到各级政府中来,吸纳到政协人大中来,将有利于中国各级政府更新观念、创新管理,同时增强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与此同时,对“海归”人才的重用将带动国内本土人才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国际化。
% J1 l& s0 q% l9 {8 j6 H: U" g/ t$ \& d8 c  W# v

  y2 Q0 l  l. ^/ W5 C, H  目前,中国政府在加快干部队伍素质更新与提高的过程中主要有两种做法:一是提倡在职官员学习进修,二是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包括归国留学人员担任各级行政领导或行使各种管理之职。相比较而言,不拘一格地大胆选拔和使用大批现成的留学回国人员,非常有益于加快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使中国能更快地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而且,中国政府也已进一步推出了可聘任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担任司局级职务等较已往“有突破”的政策。中国加入世贸后,对国内政府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管理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这一切,均为身具东西方双重文化背景且谙熟国际政治、经济、外交惯例与游戏规则的“海归”派投身政坛,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宽广的发展空间。& U; b* s& R* i4 ^- r% {% x
" z/ [- S& D0 k8 S

/ e6 i3 l% w2 W3 m- ~. d  可以预见,随着民主政治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大批“海归”从政、参与政府管理的时机也将成熟。
, h( g5 @0 ^5 b1 `( {1 M* K0 A: J( X3 E9 _9 S. W, _
3 t# t% G: v- T! t- `
  趋势六:“海归”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和民主建设的步伐4 u' ?5 T$ R1 b

% P! c9 ~: V% d( h" Y' t9 K
& X5 ~( J/ h2 z9 K% \9 D  S' e9 }
  建设一个富足祥和、人人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充满活力的社会,这是中华民族百年追寻的梦想。继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后,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突出强调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它表明政府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将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这意味着继市场经济、先进文化之后,民主政治建设也迈开了前所未有的步伐。毋庸讳言,在构建中华民族未来蓝图时,决策层大胆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许多先进和成功之处。决策层这种前所未有的开放胆识和胸襟,为“海归”精英回国从政发展提供了新的巨大机遇。
4 n0 T. J# ]6 c' O' ]# o- ^5 {; ~
( n  J$ f% _  p; N, N4 _4 t
  大胆借鉴西方民主政治建设中成熟和成功的各种经验和模式,从此不再是思想和实践禁区,这实际上为“海归”派从政和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推动民主进程扫除了许多潜在的障碍。“海归”在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和民主建设步伐方面是天然的催化剂。由于他们接受的教育和海外背景、先进的处世理念、过硬的法律意识,使他们对开放和民主有着更进一步的需求,这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民主建设的积极力量。留学归国人员引进先进的文化理念也将有利于整体公民民主意识的提高。0 j3 N- Q/ d& C. G4 V% Q; p4 `) A

' S7 p) z* f' G

* Q' R( L  T4 L+ D0 t' Z, ]. v8 x  “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十六届四中全会有关《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这些掷地有声的表述,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 K  a" g: }3 A8 l( {% H. I

" Q, d! P6 O/ b3 h

5 p4 C8 x4 _; D5 c$ j. g2 L8 Z4 p! _  这意味着继市场经济、先进文化之后,民主政治建设也迈开了前所未有的步伐,而“海归”在中国民主社会的建设中将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 N2 o3 l: R; J# H+ x( \: D. E
& O7 z: C6 N* A- W# c

/ m0 ~9 S- A4 h2 q. L5 i7 S- |. {  趋势七:“海归”加速中国企业走向国际, q* q+ Y# B* ^2 O* B- j
7 q6 S8 Q! y8 m8 }5 ]
/ `7 l5 c+ A* i7 A( w, M* d- }
  中国几百万家企业要进一步地国际化,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要继续过去每年超30%的增长,中国企业和产品要更多地走出去,中国要避免更多的非关税壁垒和增强反倾销的能力,就一定需要使用大量的国际化的“海归”人才。现在国内体制上的束缚已日益减少,个人都可以成立外资公司了。中国要改变巨大出口额中占据中低价值链端的不利状况,一条捷径就是大量使用和重视具有国际化商务经验的“海归”人才。* u; I$ l. V; C# t  D4 ?
- a6 Z# c+ P( y9 r

9 p6 y3 h9 E% Z$ V1 t  近来不断传出的中国企业遭遇反倾销消息就是中国企业亟需大批国际化人才的例证,而不少大型国企要想发展就必须海外上市、海外并购、海外设立生产基地,而这一切,正是“海归”们最擅长的领域。前不久,中国人寿遭到美国证监会处罚,据悉仅仅是因为有关人员在准备上市说明书时,不懂美国惯例,遗漏了一个国内看来无关紧要的信息披露,结果惹来轩然大波。因此,“海归”精英在引领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征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A3 [& c1 N" ~% u8 ]. Y
8 B4 h6 Q* r/ L8 K7 B& s3 h2 d

8 X+ c! N9 ?- y0 y# }, B. N' ?  趋势八:“海归”将推动中国服务产业的发展
  o9 @+ x. S' _* U/ X$ V1 v; u* O& l5 q% J
  ]3 P6 \$ {* w3 {% U/ F
  目前,中国的服务业产业只占GDP的40%,而欧美却占到近80%,国内服务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着缺乏素质高、结构合理的专业人才的问题。中介服务业的发展对从业人员要求较高,既要求掌握相应的专业能力,还需要有丰富的中介服务经验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而目前国内的中介服务人员大多是从研究所、设计院、大学、管理部门转化来的,虽然他们的学历、技术职称层次较高,但其专门的咨询知识、技能及创造性显得不足,市场观念、系统观念和实践能力不强。许多中介机构从业人员专业及年龄结构不合理,影响了承接大型、跨学科、综合性项目的能力,中介服务水平和质量满足不了客户需求。这是一个有着巨大成长空间的领域,而这些领域都是广大“海归”所擅长的。目前,中国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就业大都在高科技领域和高校中,今后越来越多的“海归”将集中在第三产业和服务领域,如培训、咨询、信息服务、医疗服务、金融、管理、市场营销、财务、房地产服务、广告、旅游、会展、中介服务等等。这些都会成为“海归”创业的新的增长点,从而也将大大推动中国服务产业的整体发展。中国留学生回国创业、就业过程中,会与中介服务业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可能需要某些中介服务;另一方面,也可能在中介服务业领域就业,或者亲手创建机构提供中介服务。
7 ^5 q/ E& H) |) q' x
/ m$ ]3 }" U( ?- W0 Y+ O- O

( D6 y( X* ~  w3 s9 _8 H  趋势九:“海归”提升国内学术研究水平
( X  ~% F5 j& r- Y1 \) v# S0 u+ _% P) |. p1 R( h

3 d. c, f  G1 a6 `  有关专家预计,随着信息技术、基因技术、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和产业升级,高新技术专业人才的缺口会越来越大。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关键是人才。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才危机,许多国家采取了中长期人才培养和短期人才争夺两种齐头并进的措施。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除了大力培养人才、采取措施留住人才外,更加重视以“短、平、快”的方式从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抢人才、挖人才,形成了一场波及全球的人才争夺战。因此,对于正处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80万海外留学人员更是不可估量的无价之宝。近年来,中国许多领先世界的高新技术均由“海归”人员发明。目前,中国在学术研究,特别是在科技、教育、卫生及管理等许多领域,在许多方面和国际前沿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如何赶超这些学术研究中的差距这个问题上,应充分利用“海归”的巨大优势。目前,中国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研究成果的比例很低,为数不多的一些也大部分出自“海归”之手。不少“海归”是学术上的精英,应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提升国内学术研究水平,以期尽快与国际接轨。& f, Z( c+ ~6 l$ V0 M" _6 M
9 X" u- o8 V) r7 G2 x

" f$ A# H9 n* c$ U  留学归国人员引进先进的文化理念也将有利于整体公民素质的提高。留学归国人员应在社会科学、人文领域的研究中充分发挥作用,如对中国弱势群体的关注、对教育问题的思考等。3 {, r8 t* _. n4 O; E% C

1 l) m' E( g, O2 K; v0 v$ s( q$ Q  X

! G4 V# R- n4 f  趋势十:“海归”加速中国与世界全方位接轨% \9 `& ]* P5 |! W( j, [

, N( A9 o5 w) r4 N$ k# n& x, E
; |& K# Y7 G8 v5 F0 f
  中国现代化进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利用后发优势,大胆借鉴别人已被证明非常成功的成熟模式来全方位推进我们自己的现代化建设,已被证明是一条可以少走弯路的捷径。正是国内各行各业与西方普遍存在的差距和中国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心,为“海归”派回国大显身手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天地。- V3 D9 }7 E) z5 D' |5 s' B

! B1 A. \! f% v5 E
! e3 X( ?. R( |5 W# _+ ^,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久,市场经济体制还在建立过程中,许多法律、法规正在完善,并逐步与世界接轨。海外归来者掌握先进技术,拥有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并与国外保持密切的联系,是其优势。中国也需要“海归”用先进的知识和理念来与中国的土壤结合,创造出更新、更发达的生产力。( v  @1 H' g) I) i- N, y; m" Y
5 t0 ?! D  e" Y8 o' Z8 ~

, x: ^. J* L6 ~" t  中国与世界接轨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而最关键的是需要具有现代意识、国际化理念和掌握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人。中国在与国际全方位接轨的进程中,需要学习和引用发达国家很多健全和先进的体系,比如科技教育、管理、医疗、环保等。巨变中的中国需要系统地引进这些成熟的模式,以便在现有的条件中更好地利用。留学归国人员正好起到了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桥梁作用。这支队伍日益强大将引导中国更快地与国际接轨。
& B$ T/ d7 a7 |' |* ~, L8 e- F+ b
4 k$ `' a# X3 K, D

8 P; h) ~% f+ j  中国国际化的进程为“海归”精英回国创业发展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这是一个需要“海归”的时代,也是一个成就“海归”的时代。
& N4 h4 V1 B, b' U: O- K
有问必答!
MSN/EMAIL: cnmanchester@hotmail.com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