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七年前对中国军事战略的期待兑现了吗 [打印本页]

作者: jack_cai_82    时间: 2007-5-9 23:26     标题: 七年前对中国军事战略的期待兑现了吗

今天是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8周年纪念日。记得7年前网络还不是很发达,当时我们网络版做了二十多篇“关于科索沃的对话”,在网络上很是流行了一阵 子,从此也开始了我们与新浪网的深度合作。当年夏天,当时还在社科院的杨帆教授和在中科院的胡鞍钢研究员要编一本题为《大国战略——中国的利益与使命》的 书,我和几个作者在中科院胡鞍钢研究员的办公室里谈了分工和策划,就分头去写了。我负责写“21世纪中国的军事战略”部分,该书于2000年1月出版,现 在把我写的那一章的相关内容贴上来一点点,看看7年前写的对中国军事战略的期待现在有哪些兑现了?大家可以补充。   
  
重点发展远程打击武器   
  
我军第四次军事战略转变之所以走了弯路,主要是在70年代对形势错误估计,盲目的扩大了本土防御兵力的建设,陆军发展了大量的常规武器和反坦克武器,空军 以国土防空为主发展了轻型歼击机和中近程防空武器,海军则发展近岸防御武器,近岸活动的小型舰艇占了全部舰艇的80%。也就是在这个阶段,我军战备与世界 发达国家拉大了差距。1985年后,我军虽然发展了一些远程打击武器,但是从总体上看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打击威慑。目前,我国国防科技总体水平上仍与发达国 家相差20年左右;常规武器方面相差15~20年左右;飞机、舰艇的动力和电子设备还没有突破;庄稼坦克武器的射击系统和穿破甲能力还有很大差距;导弹武 器基本上还没有形成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由于我国电子对抗试验研究起步较晚,数据及经验积累的十分有限,在这方面与发达按国家的差距非常悬殊。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要服从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体战略,又要尽量争取一个和平环境,利用连续性裁军的扩展效应,调整军队结构、尽快改变军事人才和战 斗力的生成机制以及对军工企业进行改制。在这样的设计下,我军只能选准一些关键性武器装备的投资方向,以较低的代价来争取更多的时间。根据90年代后发生 的局部战争和我国未来安全环境面临的挑战看,我军应该以发展远程打击和防御武器为原则,尽快完成核武器的小型化和中子弹的实战化,加强地地导弹远程打击的 准确性,同时要加快研制中、远程大规模杀伤性防御防空武器。以这些武器为核心,以现有装备为依托,对潜在敌形成多层次的威慑体系,确保21世纪新的军事战 略的形成。从1999年7月国家将原有五大军工集团公司分为十个公司的构成来看,航天技术与核技术亦保留了相对完整的体系,看来中央对此是有所考虑的。   

动员民间力量参与国防   
  
在我国使馆遭到轰炸和“台独”势力疯狂挑衅的事件发生后,我国民间的危机感一下子增加了许多。但是大家似乎都有一种“有劲没有地方使”的感觉。但事实上, 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我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加强,一些民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人才配置已经超过了体制相对僵化和人才引进困 难的军工企业。一些与武器装备配套的装备,我国军工企业不要说无法设计,甚至连技术跟踪都很困难。相反,在这方面我国一些新兴的民间高科技企业却有一定的 优势,特别是在我国国防相对薄弱的军用电子设备和精密加工业上,优势更加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看到民间企业的优势和企业家参与国防建设的积极性,要在政策上给予民间企业参与国防建设更多的机会,尽快建立一套适度竞争和奖励的机制。特别是在一些常规武器和关键零部件方面,要充分挖掘民用技术满足国防需求的潜力。




欢迎光临 曼彻斯特中国留学生论坛 (http://cnmanchester.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